“喜新厌旧”催动灯饰新品--窦林平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0/27
|
|
|
从20年前的“照亮儿”,到10年前的“照亮+装饰”,再到现在的“照明”,灯饰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飞跃。作为有着20多年照明灯具业从业经验的专家,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眼中的中国灯饰业是个“不可限量的行业”。
窦林平认为,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催动灯饰新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给灯饰经营者带来巨大挑战。
国产灯饰彻底打败进口货。20年前,人们能够用一只灯点亮一间屋已经是很奢侈的事儿了,一个塑料罩加一个灯泡,就是当时的“标准灯饰”。直到10年前,开始出现一些全铜底座的灯饰,随后发展成仿金、仿镀银、仿古铜的各种灯饰,颜色开始多样化,用途分工更细,如吊灯、吸顶灯、落地灯、壁灯、台灯、镜前灯、衣柜灯、小夜灯、浴霸、厨房专用灯等。
“那时流行的吸顶灯几乎成了‘松下’的天下,能买上800元一只的32瓦吸顶灯,成为一大时尚。”窦林平回忆起当初的情况还有些唏嘘,“如果不是欧普实现了品质与品牌的结合,打破了‘松下’的垄断,今天可能还是洋品牌的天下。”
窦林平提到的“欧普”刚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在中国灯饰品牌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这个欧普,10年前率先推出100元左右的吸顶灯,以优良的品质,适当的价格,迅速普及了吸顶灯。“现在,原装的洋品牌在中国基本上失去了市场,飞利浦、松下等只是通过合资厂生产光源,真正占据市场的是国产品牌。”窦林平说,“国产和合资品牌几乎占了整个灯饰市场95%%以上的份额。”
在窦林平看来,20年前人们用灯只是为了照亮,10年前开始在照亮的同时追求装饰,现在才真正称得上是照明。“讲究功能性、舒适性和装饰性,不同房间用不同款式的灯,不同环境用不同色温的灯,不同家居设计用不同的灯饰予以配套,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照明。”窦林平说。
窦林平建议消费者,买灯饰要选品牌,不能过分强调价格,否则就可能上当受骗。对于灯饰厂商来说,也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加强零售终端的管理。他举例说,广东威斯丹佛在全国实行统一定价,只有店庆、厂庆等重大节日才打折,最多只能打到9.5折。“虽然这样做不是对每个厂商都合适,但有品牌从掌控终端入手确保产品的品质,也是行业的一大进步。”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