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经纬王朝”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橱柜品牌; 对于同行而言,“经纬王朝”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 对于“经纬王朝”的员工而言,“经纬王朝”不仅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更承载着他们的追求与寄托; 对于老板王朝伟而言,“经纬王朝”是一支军队、一所学校、一个大家庭;是他回报社会的载体。

在他面前,我仿佛回到了校园或家庭,感受到了老师和父亲般的慈祥。 慈祥不仅仅表现在外表,也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有条不紊、温和有力的言谈,仿佛每一个细节都积淀着多年的世事尘烟,有着洞穿一切的睿智目光。表面与世无争的样子,却折射出一种精神力量。 他,就是经纬王朝橱柜的领军人——王朝伟,带领着经纬王朝橱柜在竞争激烈的橱柜行业,不断地、悄悄地“蚕食”着别人蛋糕的同时,还得到竞争对手认可、尊敬。 那么,王朝伟和他缔造的经纬王朝品牌是怎样走过来的?
经纬王朝的昨天
人生的很多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答案,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成功者一定是能够看到全局的。这说明人生是一个不断做出判断并让时间来检验的过程,空间上的辨证关系是局部和全局,时间上的辨证关系是因果。不能在空间上做出全局性的正确判断,就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必然结出失败的苦果。 按照这样的因果逻辑,经纬王朝今天的成功,正是缘于王朝伟当初下海走“冷门”的判断——
2000年,不安于现状的王朝伟辞去了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凭着自己的激情与18平方米的店面钻到了他当时认为“冷门”的橱柜行业,卖起了橱柜。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安装,他每一个程序都亲历亲为,目的就是为了熟悉这个行业,多接一些订单。那时的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有生意做就行。 然而,一年过去,他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收获并不与付出成正比!这时,他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他坚信自己选择橱柜业是绝对没有错的!问题出在自己的品牌定位方面。他意识到:依靠价格仅能维持温饱,艰难地生存,依靠产品,好日子只能维持三年,依靠品牌和文化,才能真正的持久发展壮大。 2003年,经纬王朝品牌成功转型。从那时起,经纬王朝不单单是在做橱柜产品,也开始赋予橱柜文化内涵。这也是王朝伟从全局考虑后的决定,为经纬王朝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纬王朝的今天
“战略不是公式,也不是长期的计划,而是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想法。战略包括将军们最好的悟性。”这是著名的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给战争开的药方,用到商场上也无一丝不恰当之处。世界上的公司都是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各有磨难。那些成功企业的基点几乎都是一样的:一是能把握住历史性的机遇,二是能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经纬王朝从最初几十平方米的一个小店,发展到几十个专卖店,并且成都旗舰店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这样的展厅在成都橱柜界并不多见。经纬王朝从一个无名小卒发展为一个橱柜行业不容忽视的知名品牌。王朝伟认为:一方面是昨天的努力让它有了今天的成绩,自己创造并抓住了机遇;二是有一个能够陪他坚持做品牌橱柜的团队,自己只是带领着这个团队而已。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是老板聪明,而是能够将员工的思维整合,让他们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在整个过程中,员工的付出很多,大家相互协作,就如同每一个员工是螺丝钉,而企业老板只是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经纬王朝几年来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也被业界所称赞:经纬王朝是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都是能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王朝伟的人生格言,经纬王朝橱柜的今天就是他对格言最好的诠释。先规范自己的行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产品,再找出路。这与一些品牌先做“泡沫经济”,再做“钢筋水泥”的战术大相径庭,自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放眼中国的橱柜业,惟有做“品牌”才是最后的赢家。
经纬王朝的明天
区域性的品牌不是真正的品牌。真正的品牌是没有区域界定的。 对于经纬王朝橱柜来讲,视线并不只是成都,西部,全国,而是全球。从产品的认知度方面来看,经纬王朝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王朝伟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却没有自己真正的品牌。当中国橱柜品牌准备做全球市场的时候,国际市场已经走向我们,仅一步之遥。经纬王朝将以公司制定的五大体系为宗旨贯穿全局。经纬王朝的目标就是:打造——品牌连锁运营模式国际性的品牌,争创——中国橱柜产业类的领导品牌。 如果说企业的成功,机遇占一定比例的话,那么企业从成功到持续成功则需要把握机遇的智慧了。王朝伟认为:经纬王朝只是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代表经纬王朝风范的橱柜”?如何将经纬王朝成功推向全球?这是非常艰巨的一项工作。只有把握全局、坚持方向,不断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不断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市场,才会迎来经纬王朝真正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