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亚泰集团水泥熟料产能迈上新台阶 |
|
来源:中国建材网
作者:
时间:2009/3/13
|
|
|
亚泰集团年产2300万吨水泥扩建一期工程近日在吉林双阳正式竣工投产。该工程竣工投产后,将使亚泰水泥熟料产能达到2600万吨,标志着亚泰集团水泥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对巩固亚泰集团水泥产业在全国水泥10强和东北地区同行业第一的优势地位、推进区域水泥结构优化调整、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吉林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省委常委、长春市市委书记高广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长春市副市长肖万民等出席竣工投产仪式并剪彩。
亚泰集团年产2300万吨水泥扩建一期工程包括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一套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一套石灰石破碎及输送系统、一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和14座大型水泥钢板库,兼具矿石开采、熟料生产、水泥生产、余热发电、水泥仓储五大功能,实现了经济效益、节能环保、循环发展的和谐统一。
该项目在东北地区首次采用了国产化大型水泥生料立磨,一举改变了国内大型水泥生料立磨需要从国外引进的局面。该大型立磨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同规格进口立磨相比,每台节约一次性投资1700万元;与管磨相比,每吨生料可节约用电10千瓦时(吨水泥节约用电15千瓦时以上),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成本优势。
该项目配套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熟料烧成系统运行平稳后也将并网投入运行。这套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采用日本川崎重工技术,吨熟料发电量可达到40千瓦时以上,预计投产后亚泰水泥双阳公司可年新增发电量6840万千瓦时,将进一步推动该公司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该项目配套建设的14座钢板水泥储库,每座钢板库高35米、直径28米、可储水泥2万吨。这种新型钢板库具有存储水泥保质期长、成本低、建设工期短等特点,还可以减少水泥包装袋的应用,每年可节约费用2000万元,显著提高平衡水泥产销的调节功能。14座钢板库可新增水泥存储能力28万吨,加上亚泰集团其他水泥企业建设的钢板库,可新增水泥储存能力80多万吨,亚泰水泥钢板库仓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钢材、设备涨价带来的种种困难,按照规划设计,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严格管理,达到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标准,按期实现了达产目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资本运作和区域内产业整合,通过定向增发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40亿元,先后重组了农安电联水泥厂、通化特种水泥厂,与图们市市政府、通化市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2009年,按照“在资源地建熟料生产线、在市场地建粉磨站”、“一线、两带、北进南扩”的发展战略,亚泰集团将继续发挥管理、品牌、资金、资源和规模等优势,积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在长春双阳等地再扩建若干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粉磨系统,稳步推进水泥产业的低成本扩张,进一步整合东北三省水泥企业,整合煤炭等上游资源,发展水泥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水泥生产的集中度、市场调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亚泰水泥明城公司第二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不久前正式竣工投产,实现了大窑一次点火成功的建设目标。该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亚泰水泥明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亚泰明城二期工程于2007年8月6日开工建设。这条生产线设计上,消化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了系统投产后的稳定性;采用了国内自主开发的第三代预分解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分解率,实现节能提产;生产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重要部位采取现场总线控制方式,增强系统运行的安定性和适时性。同时,该生产线充分利用一线和二线窑头、窑尾余热,采用日本川崎重工技术,配套建设了18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
新线投产后,明城公司年生产水泥熟料将达到380万吨。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