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宁:塞外江南的一颗明珠 |
|
来源:陶瓷信息
作者:李念东
时间:2009/4/7
|
|
|
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像一支张满弓的箭,直指中亚市场。地处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内的伊宁火车站正拔地而起,这是新疆第一座采用空港式交通模式建造的火车站。就在车站兴建的同时,车站前的4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已栽种千头椿、法国梧桐等优美树种,以及四季丁香、草芙蓉、红王子金带等花冠。今年又将有11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与这座现代化的车站交相辉映。
这是把合作区建成花园式开发区的一个缩影。
步入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你会置身于花园式的环境中,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春有绿,夏有荫,秋有花,冬有青。园区绿化覆盖率达38%,伊宁市政府规定全市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合作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0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全伊宁市最好的住宅小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妇幼保健园,以及林则徐纪念馆都选择在合作区落户。伊犁河谷八县一市许多退休职工首选合作区作为他们颐养天年的最佳住址。把幸福家园安在工业园区内,这在全国经济开发区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在园区,在河谷,在工厂,在林带,还有鸽子、喜鹊、麻雀、斑鸠、野兔、白鹭、乌鸦、野鸭、甚至边隼一类猛禽的身影。它们能在这里栖息,繁衍,这是对合作区人与植物、禽鸟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诠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合作区管委会视生态环境为生产力,由此制定出工业园区的环境方针:诚实守信,依法管理,建设绿色国际投资区域;生态和谐,绿色文化,增强招商引资环境优势;崇尚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防污染,节能降耗,倡导环境行为持续改进。招商引资是合作区一项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他们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生产),决不允许“三废”不达标企业在合作区有立足之地。东北有一家碳化硅生产企业想在合作区建厂,但环评没有通过,合作区拒绝接纳;浙江有一家造纸企业排污不达标,合作区迅速亮出红灯,在治理无果后近期作关闭处理。园区300多家工业企业没有一家废水是直排的,全由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降解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作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农业。
合作区毗邻伊犁河,这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为保护河流水源不受工业污染,园区企业“三废”决不允许直排,他们还利用伊犁河大桥这一标志性景观,打造园区伊犁河沿岸风光带和旅游休闲地。冬可滑冰,夏可游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波光潋滟,草木萋萋,别有一番情趣。夏秋季节,城里人到合作区散步、游憩、照相的络绎不绝。如果说伊犁是塞外江南的话,那合作区不愧为是塞外江南的一颗明珠。
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更充满人性化的特区,像南方生长的优秀树种千头椿,经过他们不懈努力在合作区试种成功,现已普遍推广;本地特有的国家二类保护树种小叶白腊在园区生长十分旺盛。与住宅小区相邻的道路绿化带的林间小路,他们也以人性化的设计,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让早晚在小径上散步的人们赞叹不已。这一设计还避开了地下管网设施,节约20多万元建设费用,园区北京路绿化树以白桦为主,安徽路以法国梧桐为主,上海路以金丝柳为主,福州路以千头椿为主,绿化带一路一树的景光呈现出园区多姿多彩的风光。贯彻科学发展观,园区建设部门还合理利用绿化带作苗圃,在不占地的情况下从绿化带中开辟了600亩苗木基地,2007年从苗圃中移种的苗木折合资金65万元,去年收益263万元,今后的效果将更显著。环境也是生产力从这里也得到了印证。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10月,合作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全疆首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从2005年起,已连续4年通过该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塞外江南的这颗明珠由合作区擦拭得更加光彩夺目。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