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并非营销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金凡平
时间:2006/12/8
|
|
|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谄言媚态,假于辞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的!”
仁即为慈爱、同情、恻隐,侧重在发乎内心的真性情。
企业根植于社会,其发展所获取之与民,施民与仁是为责任;企业营销要成功打动消费者,在未来获取更大利益,待民以仁则是必要条件。
然而,有很多企业并不明白此理,在其营销实践中常常表现得不仁。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企业内心根本就没有消费者,视消费者为三岁小孩,想怎么诓就怎么诓。所以经常弄些花架子(美其名为策划),找些诱饵吸引消费者,把消费者骗过来上当。这样的企业用的是江湖术士的“操”法,往往因无知、或者无奈而置前途于不顾,结果是,要么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要么不仅不能扭转局势还加速了死亡的进程。
二、 企业内心虽然装着消费者,但并不知道何为真正的仁,且常有虚荣之心,追求虚文假饰和外表华丽。同时以为其他人和自己有着同样的观念,所以总感觉自己是在为消费者着想,应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是,无论消费者追求什么,他对最终结果的要求总是真切实在的,而擅长做表面文章的企业很难达到此要求,结果免不了被消费者淘汰的命运。被淘汰后企业往往觉得很冤。
两千多年前,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孔老夫子谈的只是人的营销,但是,其指导意义对现代企业营销而言,仍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凡有志于做大做强的企业当引起高度重视。
企业营销必须重“仁”,而待民以“仁”是绝对来不得半点花架子的!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