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业新动向 “生态高层”成为成都楼市主力军 |
|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文强
时间:2009/4/28
|
|
|
成都从2006年初发出“限低令”到现在,成都楼市,尤其是三环路内几乎是“清一色”的电梯公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原本对多层情有独衷的成都消费者,现在买房子却首选规模大、绿化高、品质优良的电梯公寓。神仙树大院、凯德风尚、西城公馆、金强大学城、恒大绿洲、恒大城、龙湖三千里、美洲花园、合力达武侯国际花园、戛纳滨江等楼盘的热销再次证明,高层电梯公寓正在成为楼市的“大众”消费品。
生态高层电梯公寓特征
绿色:
高层电梯公寓走入了“环境至上”的新理念中。目前,成都电梯公寓的绿色味道越来越浓。许多电梯楼盘都不约而同地增加项目的私人绿化空间和公共绿化空间,让楼盘体现浓郁的生态化特点。
阳光:
现在,成都电梯公寓的共同特点是采光性、通透性明显增强。很多楼盘采用大面宽、增加转角幅度,来解决传统塔式建筑的标准层平面布局南北向户型不足50%,90%的厅不能做到南北通透,黑厨、黑卫的缺点。
原生态:
成都楼市借原生态的环境打造电梯公寓的行为已经不罕见。而原生态是体现一个楼盘生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原生态的景色,能给人带来自然、休闲的感觉,也是生态化的极致体现。
“限低令”加速电梯公寓创新
从以豪宅的名义诞生,到成为今天楼市的主力产品,成都电梯公寓走的路可谓曲折。其实,成都人爱多层与由来已久的居住习惯有关。成都地处平原,民居从古至今都是院落式,既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又可以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而早期成都电梯公寓最缺乏的正是这些元素。
不管人们主观上对电梯公寓有多大的排斥,但随着可供土地大幅减少、土地成本日趋增高的客观条件下,电梯公寓开始大行其道。成都从2006年初发出“限低令”,主城区原则上不再审批多层住宅项目,到现在成都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一个全新的电梯公寓时代已经到来。想当初,很多市民心理上对高层住宅患有“恐高症”,认为高层电梯公寓存在上下不便、采光难、通风差、公摊大等问题,没想这几年,成都高层住宅通过提高绿化空间、加大公共区间布局、增加时尚元素等多项创新手段,让高层电梯的居家品质不断提升,不断赢得市民的信赖,现在,高层电梯住宅已经为社会大众广泛接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成都楼市以神仙树大院、凯德风尚、西城公馆、金强大学城、恒大绿洲、恒大城、龙湖三千里、美洲花园、合力达武侯国际花园、戛纳滨江等为代表的高层电梯公寓,如果有房源推出,很快就会销售一空。
“生态高层”成楼市主力军
提高绿化比例、加大公共空间、增加时尚元素……这种电梯住宅形态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电梯高层住宅社区大了,园林绿化多了,电梯公寓居家更纯粹了。其次是在电梯公寓的社区中,开发商往往规划配套大型水景、公园、大面积的休闲会所、恒温游泳池、健身中心等,居家生活休闲都能在轻松愉悦中完成。
“我现在喜欢电梯公寓楼盘,就是因为目前开发的这些项目都属于生态型,无论是规划设计、小区绿化等都不比多层差,而且有电梯,上下楼比较方便。”已经买了房子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生态高层电梯公寓成为目前楼市的主力。”西部策划先生杨健鹰说,从建筑质量上看,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高层住宅为钢筋混凝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整栋大楼不会下沉变形;而且折旧年限长。还有双路供水,供电系统,可提供更有保障的供应、集中安全的住宅环境、规模化的管理服务、以及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等优势。
如果说,仅有社区环境的变大变精,就能够俘获市民的心,那也太过简单。事实上,在很多购房者看来,近几年电梯公寓在户型设计上的不断创新、求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电梯公寓的固有看法。在中国人传统的居家生活诸多要素中,“通风”、“采光”是非常被看重的,在多数人看来,“活跃的气场”,是保证健康生活、享有愉悦心情的基本条件。然而,对于过去常见的塔楼式电梯公寓来说,很难保证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性能。
“业主从简单住家过日子到居家享受生活,设计上从以场地为中心的设计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建筑以人为本的意识已经被开发商广泛认可。”曾经为一个项目反复修改过设计的一开发商负责人对此有深刻体会,他认为,这几年业界对高层电梯住宅的琢磨,可以说是非常用心的,因此才有了板式电梯洋房、一梯两户三户、大面宽小进深、入户花园、大露台大阳台等创新设计。
“生态高层”领置业方向
如果说规划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电梯公寓在区县板块升温的外因,那么开发商们审时度势,虚心改进,使现在的电梯住宅产品具有了与多层媲美的优势,则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内力。
“随着现在容积率大幅度提高,独栋塔楼式早已被围合、半围合式电梯公寓群取代。”成都嘉联地产总经理侯红权说,这种精细区分的生态高层电梯公寓已经成为时下引领置业的新方向。他认为,在先进的设计观念主导之下,电梯住宅的公摊面积随之被分割变小。电梯公寓的户型设计越来越向多层的板式结构靠拢:大面宽小进深,户型布局合理,房间没有多余的过道及走廊,房间使用率被大大提高。明卧、明厅、明厨、明卫的设计使得电梯公寓既保留了多层住宅大采光、宽通风、南北通透的优点,又因其多为框架结构而能让居住者进行个性化装修。另一方面,成片区开发的电梯公寓,楼间距一般都在80—150米以上,入户花园、空中廊桥比比皆是,既保证小区公共环境能满足居住者日常交流活动,又保证居住者住在空中也能接到“地气”。建筑功能被严格区分,确保了居住环境的纯粹。可以说,电梯住宅已经摆脱了当初尴尬的定位,用产品的精细化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由于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回流”,消费者购房变得更为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居住城市电梯建筑的方便。一位住惯电梯公寓的张小姐惬意地描述:“手指轻轻一按,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享受的不仅仅是‘上上下下’的舒服”,方便、快捷的居家氛围,得到了很多电梯房业主的认可。”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