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反弹创9个月新高后何去何从 |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张炜
时间:2009/5/5
|
|
|
5月份的首个交易日,股市迎来“开门红”,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大涨3.32%和4.18%,双双创下本轮反弹以来的收盘新高。其中,上证指数创去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显然,这反映出股市对经济回暖的认可。
去年10月公开撰文建议买股票的巴菲特,在5月2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的表态却十分谨慎。巴菲特的两个最新观点尤其受到关注。一是他无法预计经济将于何时复苏,也不知道市场将在何时出现改善。二是他表示抄底是不可能的,不要试图在股市“落地”时进行投资。
然而,投资者更为乐观地看待经济复苏,甚至对甲型H1N1流感置之不理。5月1日,由于美国制造业和消费者信心报告远远好于预期,道琼斯指数上涨了0.54%。在此激励下,4日的亚太股市大涨,惊现“红色星期一”。其中,香港股市暴涨创半年来新高,恒生指数大涨5.54%。
从经济回暖的表现来看,国内市场上的好消息更多。对于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反弹,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在最新报告中认为,PMI反弹主要由分项指数新订单、从业人员指数推动,预示着二季度经济下滑的可能性不大。采购量、产成品库存与新订单对下一季度GDP的先行性较好。据此判断,二季度GDP环比将出现较强反弹。
与此同时,市场看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据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测算,总体项目资本金比例每下调1个百分点,可为地方项目投资节约1700亿元资本金投入,为全社会节约2200亿元资本金投入。市场人士表示,如果总体下降6个百分点,从节约资本金投放规模的角度看,称之为“新一轮刺激方案”也毫不为过。
面对这些积极信号及政策利好,A股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上证指数再次回到2550点上方显得顺理成章。当日早盘率先抢眼的是钢铁板块,莱钢股份、广钢股份、柳钢股份、杭钢股份等冲击涨停。钢铁板块上涨缘于钢材价格上涨,是内需刺激政策及经济回暖的受益者。4日披露的一份市场报告称,过去的一周内,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上涨,一些钢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好转。
在4日的大涨中,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世茂股份、空港股份、中华企业等涨停,同样显示市场对经济回暖的良好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当日沪市只有11只个股下跌,其中竟然包括中牧股份、天坛生物、金宇集团、联环药业等医药股。医药股的下跌,表明股市对“五·一”期间爆出的香港首宗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没有产生任何恐慌。其实,只要看看港股比A股更强的走势,足以消除投资者的疑虑。
让人犯愁的是,大盘会不会在2560点前踌躇不前或再度见顶回落?从4日下午股指的横盘来看,这方面的担心不是没有。4月22日以来的回调,上证指数补掉了上中旬留下的两个缺口。乐观者会认为,大盘冲击2600点不再有“牵挂”。可上涨的号角未必由此吹响,大盘继续上攻还需要有领涨的板块。4日,对权重影响最大的银行股相对较为温和,涨幅滞后于大盘。事实上,若不是银行股的拖累,上证指数或许早已攀上3000点。因而,指数“再上一层楼”,还有待经济复苏预期“激活”银行股。
此外,对经济复苏预期强弱的分歧,可能成为大盘持续上攻的“拦路虎”。4月份PMI发布后,有机构表示,PMI反弹包含了季节性因素。考虑到节日因素的影响,以及新订单、从业人员指数反弹力度的逐渐减弱,5月份PMI继续回升的可能性不大。一旦经济回暖出现反复,股市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