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设计师需要抽取当地文化的精华部分,并把在设计中尚未发掘的元素加以提炼,以此体现设计的国际化。” ——迫庆一郎
迫庆一郎 (SAKO KEIICHIRO)
1970年 生于福冈县
1994年 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
1996年 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1996年~2004年 就职于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2004年 成立SAKO建筑设计工社(中国北京)
2004年~2005年 赴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
日本文化厅外派艺术家驻外研修员
主要作品
2003年 广尾T(珠宝首饰加工店)
2004年 南大门 CENTER COURSE、 北京芬理希梦
2005年 东京仓库、明洞 SELVAFONTE、北京蒲蒲兰绘本馆、天津万花景、
2006年 北京喜彪、北京芬理希梦、杭州浪漫一身
2007年 金泽豆子、杭州浪漫一身、巴塞罗那IMAGINARIUM、北京格子
提炼当地文化中尚未发掘的精华
日本设计师迫庆一郎谈设计本土化与国际化如何结合
在中国,人们对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很感兴趣,觉得日本的设计师是将本国的文化内涵和当今世界的设计思想结合得比较好的。成都设计师的困惑是,设计做得本土就似乎不够时尚、不够国际化,不符合所谓的国际先进审美趋势。关于这个问题,日本著名设计师迫庆一郎给出的建议是:提炼当地文化中尚未发掘的精华。
日本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把本国的传统文化不加修饰地照搬过来,而是在理解了之后进行演绎,最后在非常重要的地方用上去。例如,迫庆一郎在设计“蒲蒲兰绘本馆”这个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作为儿童书店所需要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再考虑具体的文化因素。最终他设计出了以彩(虹)带为主题、能展现儿童自身特点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空间。整个项目既具有独到的设计,又能与国际时尚接轨。
面对面
黄秀萍:据了解,你是学建筑出生,现在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你对自己定位是建筑师还是室内设计师?
迫庆一郎:关于是建筑师还是室内设计师,作为我个人来说,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分,自己也没有刻意要做哪方面。这次我介绍的项目中,确实室内的要多一点,但我没有像中国设计界那样,很清晰地把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进行区分。
黄秀萍:在中国,室内设计师的地位不如建筑师,在日本情况如何?
迫庆一郎:在日本,建筑行业比较系统化。相对而言,室内设计的历史要浅一些,也就是说距离现代更近一些。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回答得了的,只能这么简单地回答。不是说高与低的问题,二者也没有高低之分。
黄秀萍:在日本国内,像你这样的青年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与老一辈设计师的沟通存在问题吗?
迫庆一郎:在日本,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连续性,而且非常紧密,没有断层。因此中青年设计师在与老一辈设计师相互沟通时,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可言。
黄秀萍:在中国,只有谋求好的业主才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也就是业主或者投资方的素质决定了作品的好坏,在日本存在这一现象吗?
迫庆一郎:这个现象是存在的。碰到好的业主,比较容易做出好的作品(设计理念比较容易得以实现)。如果遇到不能理解的业主,可能会出现不管你怎么努力也都无法实现的一种结果。只是在这个现象上,相较而言中国会更加明显些。在日本有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在其空间的摇摆度要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