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成都市政府对北门熊猫大道片区实行统一规划,部分原来的建材市场要进行迁移。作为成都市就已成名的建材批发基地——青龙、青莲、白莲市场也在规划外迁之列。
当时,政府下达了文件,三大建材市场都面临着拆迁的处境。一时之间,几大市场的商家像热锅上的蚂蚁,对突如其来的“风波”叫苦不迭,倍感苦恼。
拆迁已成定局,接下来何去何从?政府对建材市场有着怎样的规划?
目前,面对众多兴起的建材市场,商家们不是担心没有建材市场,而是更关心成都未来的建材装饰市场核心区域在哪里?
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俗话还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古往今来,不少谚语和成功案例,都在强调或证明群体的力量与集群效应。区域化产业带、集中规模效应等等,往往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作为眼下正在寻找新的栖息地的北门商家们,也迫切希望找到这样一个产业带。
随主流、找核心、求长远,是目前众多处于观望状态中的商家们最真实和实际的想法。他们在思索,他们在打听,他们在寻找:成都未来建材市场的核心区域究竟在哪里?
为了帮助广大商家找到答案,我们作了认真的搜寻和调查,找到了以下素材,也许可以从这些素材中找到答案——
政府是如何规划的?
1、成都市政府对商品市场的规划导向。
根据《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2009-2020年》文件来看,到2020年,成都市在中心城外围规划建设北部商贸(新都、金牛)、青白江、龙泉和双流4个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以及彭州濛阳后备发展区,这些发展区将成为成都市商品市场集中地,其中:
青白江市场集中发展区:以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大型)和载重汽车为主;
北部商贸集中发展区:以日用品、医药和五金机电(小型)类为主;
双流市场集中发展区:以食品、高档家具、电子电器、品牌服装和汽车整车销售为主;
龙泉驿市场发展区:以化工塑料、汽车配件、纺织品和废旧汽车拆解为主。
从此文件的谋篇布局来看,成都商品市场均在绕城高速以外,成都未来建材市场大的区域是在青白江。作为成都市仅次于高新区的第二工业区——青白江,占地面积宽广,工业基础雄厚。
对于建材市场分布而言,青白江区又是如何规划的?
2、青白江区政府商业网点的规划导向。
根据《成都市青白江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指导,青白江的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发展区分两块布局:在货运大道以南区域,依托物流园区,建设以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类为主的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在规划的汽车新城内布局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位于大件路东、西两侧,毗邻货运大道区域,主要经营载货汽车及配件、特种车辆。
从青白江区的规划来看,国际物流园区是规划的建材集中区。
青白江区为什么要这样规划,建成之后,这一区域的优势何在?
建材集中区有哪些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该集中区处在“两站两园一中心”的核心区域,两站,即: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弯货站;两园,即: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一中心,即:行政管理、商贸会务、交易展示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中心。该项目不仅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而且还属于成都市、青白江的重点项目。
2、交通环境优势。作为国际化集装箱物流园区,依托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中心,该中心站占地面积2140亩,总投资10亿元,是铁道部规划建设的18个中心站之一,于2010年5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吞吐量将达到250万标箱,每日开行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集装箱班列33对以上。另外,宝成、达成、成渝铁路和成都北环铁路环绕园区,均在基地附近;公路运输方面,成绵、成南高速、成青快速通道、唐巴公路、环城路、绕城高速直达园区;除此之外,今年6月份,成都至青白江的公交车将正式开通,将通过成青快速通道,沿路设置站点,所以,此区域的交通是四通八达,十分便捷。
3、集群规模优势。据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管委会陈主任介绍,该园区由于具备了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到众多实力雄厚的投资商青睐。该园区内建材市场用地达到了3000多亩。具体为:青龙国际建材装饰城,用地840亩;西部建材,用地384亩;闽邦建材,504亩;万贯建材,581亩;金茂建材,493亩;中铁运龙,526亩等。这些市场建成之后,将成为成都市建材展销、物流于一体的最大批发集群。目前,该区域内的建材市场都在筹划过程中,从面积规模来看,青龙国际建材装饰城是此区域内最大的,现在各项手续已经到位,将于近期正式动工修建。
人们常说,做好一件事,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行业大环境、大趋势;地利,就是周边环境;人和,就是自己的正确判断与把握。从这三个角度来看,位于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建材市场群,具备了天时和地利的优势,至于人和,就看商家是如何把握与选择的?
我们相信并祝愿,具有睿智眼光的商家,一定能从对以上这些素材的分析判断中得到自己的答案,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