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板发源于欧洲,常州是龙城之地,结合欧洲品质和龙城文化就是中西合璧,我的品牌就叫“欧龙”,吸纳百川,和谐致远。——张国平
人人会犯错,老板也会犯错,我跟我的中层管理开会,说,你要敢于反驳我这个老板,不用担心因此而吃“枪子儿”。——张国平
欧龙地板董事长张国平
欧龙地板的出口价格可能是最高的。大家都知道国际买家的利润相当丰厚,其实他并不在意你的价格高一点低一点,他最担心的是“因为你的品质不稳定给他带来投诉麻烦和增加交易成本”——张国平
很多国人对新兴产业集群中的老板一般都有“只不过是个暴发户”的偏见。横林的地板老板们也会碰见这样的“有色眼镜”,尤其是他们因为早年大多读书不多加之喜好玩牌之类习惯,更加重了这种偏见的蔓延。其实,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时候,你会觉得偏见是那么的肤浅!他们不但有成功之后的亲切、可爱、淡定,更有对未来的责任思考。
曾经的北漂一族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张国平还是一个典型的北漂一族。当时正值北京中关村电脑IT业兴起,崔桥(1999年与横林合并为“横林镇”)人抓住了历史机遇,做起了电脑桌生意,占据了全国90%以上市场。崔桥总共一万六千人口,其中三千六百人做电脑桌,张国平就是其中一个。他天天奔走在中关村,寻找着自己的买家。
张国平说,电脑桌产业算是崔桥人“第一次工业革命”,既带来了经济上的飞跃,又开阔了视野。从1994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召集那些在外的崔桥人开茶话会,交流信息,商讨新的发展机会。直到现在,张国平还经常自豪地说:“我们崔桥人一直思想开阔,很多事情都走在别人前面”。
创意领先弄潮儿
张国平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1995年张国平从北京回到崔桥,带着“挖”来的一个厂长在当地办起了人造板厂——常州常利木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开创了常州的一个第一:第一个引进压切线,这样的装备当时在全国也只有五条。张国平的这个第一在试产当天引来了很多人观看,从十几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新装备很大程度改变了以前那种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效率和产出大大提高。紧接着不久,同样的压切线在崔桥遍地开花。张国平对此非常骄傲:“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同时整个产业能因此而兴旺,我很荣幸”。
舍得投入让张国平的腰包开始鼓起来,做大的想法也如影随形。还是那个张国平,不甘平庸的张国平。1995年的最后半个月,他转战成都、昆明、南宁、贵阳、广州、深圳、珠海考察新项目——强化地板。但是这一趟跑得让他既兴奋又气馁,因为它看到了强化地板的广阔市场空间,但是门槛太高,一条进口生产线就要几百万上千万。
当时国内上强化地板生产线的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品牌很少,只有广东柏高、上海汇丽、杭州升佳、四川升达等几个品牌,现在知名的圣象当时也主要是在欧洲贴牌为主,国内生产也是后来的事情。
没有那么多资金就深耕已有的项目。1996年,张国平又开创一个第一——引进崔桥第一条浸胶线,这是当时强化木地板技术关键突破点。结果还是那样,浸胶线开始逐渐成为崔桥的常规装备。1997年,张国平又开始第一个“玩”起地板装饰纸,到现在,横林具体有多少装饰纸企业连张国平也不敢说一清二楚。
自己的想法用不完,就要和别人分享。崔桥当时有一个集体农机厂效益不好,政府找到张国平要个项目进来,张国平精挑细选推荐了防火板。当年全国做防火板的企业非常少,只有北京、上海、山东几个国有企业能生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的防火板又成了横林镇的一张产业名片。
1998年,当地一个做化工企业的老板询问张国平项目投资,他强烈推荐了强化地板。此时强化地板生产已经有了部分国产设备,门槛相对较低。“要不是现有的人造板和装饰纸产业分不开身我自己也会做强化地板,这样常州第一个做强化地板的人又是我”,张国平如是说。因为他的推荐,1998年常州的第一家强化地板企业——华利正式开张,从此拉开了常州强化地板产业的序幕。
是崔桥人那种“赶着上”的精神造就了张国平,还是张国平带动了崔桥人?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桥的产业能不能因此而不断壮大?这个问题已经由“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做了精彩的回答。
失败的合资经历
2002年,强化地板已经在横林开始形成集群效应,横林也因此而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我还要上强化地板”,张国平按耐不住自己多年的梦想,于是开始购置土地预定设备。但是德国人合资做装饰纸的橄榄枝让他又一次放弃了强化地板。
“我们横林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经济总量提升不少,但是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能力还比较落后,和德国人合资也好学习这方面东西以便与国际接轨,有机会成为‘装饰纸大王’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于是张国平把心思集中在合资学习上,横林镇第一个外资企业也由此诞生。
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但是不会永远不给你考验。合资一年之后双方即发生理念不合。说来也怪,张国平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调整,在合资后的第十二个月让企业开始局部盈利,其中北京的科诺公司一个月就定了100吨的货。但是德国人觉得有问题,他们认为必须四五年之后开始盈利才是正常的。民族文化的差异让合资的初衷打了水漂。张国平在无奈中“痛苦”了两年,于2004年10月1日脱离了合资公司。据了解,那个合资公司到现在还是亏损。
注定进入地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