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是一种行业现象,现在高安的贴牌企业形势如何?他们如何看与生产企业的关系?他们对于2012年的市场又是如何看待的?近日,记者采访了佛山市君信达陶瓷有限公司美冠陶瓷品牌经理岑兆成,就这些话题进行深度解读。
记者:您如何看待贴牌和生产企业间的关系? 岑兆成:贴牌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微妙,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荣辱与共”四个字。作为一家贴牌企业,选择合作生产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贴牌企业对生产企业存在较大的依赖性,比如产能和质量方面。生产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货源供应,一般会限制贴牌企业的产量,尤其是在销售的旺季,“弃车保帅”的现象经常可见。 另外,生产企业对质量把控的力度,也直接影响着贴牌企业的定位。现在与我们公司合作的江西宏信陶瓷有限公司无论是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比较稳定,十余年的合作,我们两家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互信和默契。去年和今年,内墙砖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在今年开年之后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有业内人士曾认为,“贴牌尴尬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品牌的缺失。贴牌扰乱了市场。”的确,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市场行情下,贴牌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正不断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贴牌就真的走向了末路,贴牌的存在是一种双赢,是实现各项资源合理互补的一种模式。 记者:您认为在江西产区贴牌与在其他产区贴牌,有哪些方面的优劣势? 岑兆成:江西的企业“出身”不好,想做品牌非常难。与此同时,贴牌企业由于受产量的限制,必须走品牌化的道路。但是江西产区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年轻”。佛山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打造了总部经济效应,我个人认为,以江西产区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个时间段将大大的缩减。 在“南陶北上、东陶西进”的推动下,佛山陶企纷纷布局全国,在全国31个省市当中,就有26个省市发展了陶瓷业,而且逐步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广东、江西、四川、山东四大产区。广东走的是高端路线,产品价格高,普通消费者很难接受,而四川和山东近几年发展越来越缓慢,虽然产品价格实惠,但是品质上明显落后于江西产区,因此无论是从价格方面,还是从品质方面来看,江西产区的产品都比较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诉求。 记者:您能否预测一下,贴牌企业在今年将面临哪些挑战? 岑兆成:最主要的挑战来自市场。由于受房地产政策、国外反倾销、各项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陶瓷市场跌至低谷,2012年的开年之初,虽然有小幅度的回升,但极有可能是一个十分短暂的“春天”,不管是贴牌企业,还是生产企业,都必须做好迎接新一轮市场挑战的准备。 另一个挑战就是行业洗牌。这个挑战是由于市场挑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每一家企业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高风险之下,一旦麻痹大意,很有可能遭受大浪淘沙的命运,当然行业洗牌也将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