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获悉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量的数据,尽管全国陶瓷砖总产量是连续第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全国陶瓷砖产量数据特征与往年数据明显有较大变化,有迹象表明我国陶瓷砖行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步入平缓发展的过渡期。 2011年全国陶瓷砖总产量87.01亿平方米(870141万平方米),比普遍预计的年产量90亿平方米略低,相对2010年75.76亿平方米的产量增长14.86%,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较2010年增幅17.87%有所减缓。2011年《全国瓷砖产能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按全年310个工作日,全国的陶瓷砖产能已经突破100亿平方米,这也意味着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能没有全部释放,大约有13%的产能被储备了。 2011年全年陶瓷砖产品出口10.15亿平方米(101528万平方米),出口额47.644亿美元,较2010年全年出口8.67亿平方米增长17.07%,较2010年全年出口额38.511亿美元增长23.72%。2011年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4.69美元/平方米,较2010年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为4.44美元/平方米,增长5.72%。2011我国陶瓷砖出口又是一年量增、价涨、平均单价升的一年。2011年中国对欧盟陶瓷砖产品出口遭遇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终裁,这期间不少媒体夸大了欧盟对中国陶瓷砖出口反倾销的影响,认为将重创我国陶瓷砖产品出口,数据证明2011年是中国陶瓷砖出口全面增长的一年,其中沙特、美国、韩国仍是我国陶瓷砖出口的三大目的国,都出现较大增长,对印度、巴西等地的出口增长,已使印度成为我国陶瓷砖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国,巴西成为第六大。在全国陶瓷砖产品出口方面,广东省仍是最大的陶瓷砖出口省份,出口量占全国70.71%,出口额占全国79.21%,相对2010年所占比例(出口量:72.27%,出口额:79.48%)略有下降。 全国各省份的陶瓷砖产量中,广东继续保持第一大省份的地位,而且是在2009年产量下降3%之后连续两年增长,2010年增长18.95%,2011年增长23.05%。这多少反应出一些佛山陶瓷转移的新动向,这两年以佛山陶瓷为核心的泛佛山陶瓷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而且这一数据与《全国瓷砖产能报告》的数据完全一致。 很有意思的是,全国陶瓷砖产量的前14位省份的排位顺序2011年与2010年完全相同,这几乎表明全国陶瓷砖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正在逐步地发展之中。但这一结果中江西的产量数据与《全国瓷砖产能报告》的数据差异较大,根据《全国瓷砖产能报告》江西省陶瓷砖产能达到日产331.61万平方米,年工作310天其年产就是9.95亿平方米。江西省2011年的陶瓷砖产量数据为5.98亿平方米。可以给出的解释要么是2011年江西省陶瓷砖产能被大量储备(或中间停产、或不少新线本身就没有310天投产,其实在2011年这种现象在各地比较普遍),要么就是陶瓷砖产量与税负等经济指标相关联了。 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量的一个明显特点是,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1个出现负增长,其中有:含拥有阳泉、阳城产区的山西产量下降39.96%;含拥有米泉产区的新疆产量下降33.29;含拥有鄂尔多斯产区的内蒙古产量下降29.89%;含有易门产区的云南省产量下降26.34%;含拥有岳阳产区的湖南省产量下降11.76%;含拥有淄博、临沂产区的山东省产量下降11.31%。相对之下,2010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中,仅山东、重庆、湖南三省份出现负增长,幅度最大是山东,-6.84%。2009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中,仅上海、广东、河北三地区出现负增长。2011年众多省份的陶瓷砖产量出现负增长,无情地说明各地陶瓷产区已经步入了发展与调整的共存阶段,这些迹象表明我国陶瓷砖行业发展正在从高速发展向平缓发展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