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不管什么商品,必须有4个先决条件才能生存:交货的及时性、交货的准确率、良好稳定的质量、价格公道。然而,定制行业目前普遍存在四大痼症:延、误、劣、虚,即交货不能及时、错漏多,质量不稳定,价格虚高。
在定制家居行业高毛利润的背后是落后的生产力。
1、潮汐式的生产方式
家居行业销售有很明显的淡旺季。1-2月份春节前后几乎没生意,3月份市场启动,4-6月份是市场旺季,7-8月份是市场淡季,9-12月份重又进入旺季。
据了解,淡旺季的市场销售额相差8到10倍。
在建材领域的其他行业,旺季来临之前要大量备货,经销商或多或少都要有库存。库存对经销商资金的压力比较大,如果碰到强势的厂家,多年的积蓄基本都要堆在仓库里。
定制家居行业由于是“定制”,经销商几乎没有库存。这种“零库存”,令其他品类的经销商眼红。
不仅经销渠道没有库存,定制家居工厂也基本是零库存,一般都是接到经销商的订单后,才按照订单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工。
淡旺季销售的落差和零库存导致工厂生产变为“潮汐式”。淡季的时候,工厂订单少,设备闲置,工人没活干。在销售旺季,所有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加班加点,也未必能按期交货。
2、小工厂小作坊
大工厂大作坊
据百V公司总经理巫敏介绍,在定制家居行业,工厂90%都不是数控设备。由于手工操作在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错漏就在所难免。少个零件或者某块部件的尺寸不对是常有的事。
“在定制家具行业,如果一个安装工人能一次性安装成功,其他工人都要嚷着要这个工人请客”。
可见一次性安装成功的几率是多么低。
“小工厂是小作坊,大工厂是大作坊。”这是巫敏对定制家居工厂的评价。
巫敏用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评价:
目前定制家居行业单月单人劳动产出普遍几千元以内,一个工人如果单月产出比在几千元(外协门板、五金、电器等配套产品不记其中,因为未通过生产加工体现增加值),工资及福利与原材料成本比例几乎是1:1。
“工资和原材料的占比与农业社会小木匠敲产品几乎一样,生产力无疑已经退回到小农经济时代。”
这种落后生产力水平带来的结果是制造成本的居高不下。
“一个年产值3000万左右的制造工厂,员工数量约220-250人左右,年工资按单人单月平均2500元计算,约750万每年,制造成本占总生产额的25%。”如果扣除外协产品、五金、电器等非自产产品营业额,人工费用所占的成本很多工厂要高达50%以上。巫敏认为,工人月产出平均为5万元以上才是合理。“如果一家工厂年产值3000万左右,工人需求数量为50人左右,年工资按人均单月2500元计算,约125万,那么,人工占比4%”。
巫敏告诉记者,如果要做到工人月产出平均为5万元,产品需要高度标准化批量的大生产。需要高度的机械化程度,需要精细化的生产组织能力,需要系统化的ERP生产管理进行标准化生产等手段才能做到。”
一句话以盖之:需要工业化。
3、定制行业的工业化问题
工业化的前提是标准化。
只有标准化才能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有效提高生产力。
同时,也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生产,才能设库存,有效解决生产不均衡问题。
但是,“标准化”了,还是“定制”家具吗?
“定制这个词,害了不少人。”巫敏说,“各种建筑再异形,用来建房的砖头一定是有模数的。定制应该分为无限定制和有限定制,只有艺术品才是无限定制。定制家居是工业化产品,应该是有限度的定制。”
在沉下来做“生产厂长”的四年时间,巫敏一直在探索“定制”家居的“标准化”,经过多年的摸索,巫敏将一套定制家居分解成许多模块和单元,实行“积木化”,100%的标准化柜体、90%实行标准化库存,10%根据家庭需求无库存,现生产。“目前百V定制家居的模块已经达到了4800多个。”
由于产品实行了标准化,百V工厂实现了工业化和规模化,并成熟应用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打破了“潮汐式”生产弊端,也彻底解决了交货延期、交货不准确的行业痼症,同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生产制造瓶颈的突破,使产品能准时、准确地交付,杜绝了定制产品交货延期赔付、二次、多次安装等无谓的浪费,增强了百V的价格竞争力。”巫敏告诉记者,
“四年的‘卧薪尝胆’,百V不仅解决了经销渠道的盈利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定制家居前端的制造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向行业宣布,百V可以招商了。”
一直以来,企业习惯了将“品牌”、“营销”放在重中之重。没有过硬的“生产制造”作为基石,“营销”无异于建在沙砾上的大厦。未来定制家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不是拼噱头、靠吹嘘,而是实实在在的工厂生产制造水平的竞争。
在雄心勃勃发展壮大之前,请先问一句:工厂已经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