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宋广会夫妇,很难将他们与“商人”联系在一起。
言谈之间,他们透露出来的谦逊、朴实、真诚,更像长期生活在农村、从来没有经历过激烈商业竞争的“淳朴农民”。
事实上,宋广会确实是农民出生。

90年代中期,出生于河北农村贫困家庭的宋广会背井离乡,出来“闯天下”。那时,他才20出头。从新疆到四川,从服装到建材,从代理到自创品牌……近20年来,宋广会凭着“踏实、勤奋、肯吃苦”的精神,“扛”出了自己的一条事业之路。如今,他凭着“质优、价廉”的生意理念,占据了四川五金龙头批发领域一定的市场份额,全川稳定发货商家达到数百个,并且带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全国的9个省区设立了批发中心。
没条件,没基础,没关系,没支持,宋广会靠什么做到这样的地步?
用宋广会的话来说,之前的生意,全是自己夫妻俩靠双肩“扛”出来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批发模式,只要品质和价格优势大就对了。但是,下一步,自己必须要走品牌之路,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众多合作商家的建议。
在新老市场交替之际,宋广会认为这是自己实现升级的最好时机,于是,一口气在新青龙国际建材城拿下两个铺面,一个延续之前的批发部——“三利”,一个做“筹谋已久”的新创品牌“依林鸟”卫浴的专卖。
平买平卖做批发
靠“苦力”来赚钱
2006年,宋广会带着自己在新疆做服装生意赚到的第一桶金,来到成都,在老青龙市场租下一间铺面,开始做建材生意。
刚到成都,一没有人脉,二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要在四川这个人人都看好导致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发展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很有难度,但既然来到成都,就一定要好好做。宋广会的模式是找到一些源头厂家去进货,再批发给各地经销商。
那时,他的理念很简单。他坚信,只要“货真价实”,就一定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得到顾客的认同,所以,他朴实地给自己的店名取了一个“三利”(即三方都得利)。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并非如此。随着跟宋广会的关系的稳定,以及全国几大批发中心的发货量越来越大时,有的厂家开始抬高价格,有的开始降低品质……这使得宋广会的批发生意利润十分微薄,完全成了“搬运工”,非常被动。一年下来批发总量很大,但实际获得的利润却微乎其微,完全是在做“苦力”。
此时,宋广会认为,产品更新、质量、价格完全控制在厂家手中,自己没有话语权。除了有自己的品牌,还必须有自己的厂,这才是长远的发展之计。
自产自销做品牌
从“苦力”中走出
曾经在产品品质上吃过亏,所以,自己要建厂,必须将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2011年,宋广会走访福建、广东等很多源头厂家,学技术、找工人、选场地……
2012年初,宋广会在福建投资几千万的五金龙头厂正式生产,品牌名叫“依林鸟”(意为天高任鸟飞)。很快,依林鸟的产品得到了众多经销商的好评:批发价300多元的花洒并不比市场上批发700多元的质量差,如此质优价廉的产品让不少经销商尝到甜头,纷纷要求宋广会将依林鸟的产品配套齐全,要开专卖店,按品牌来操作。
有了市场好反响,经销商的高度认同,更坚定了宋广会做品牌的信心。于是,他在全国各地找配套厂家时,认准一点:质量是第一位,自己配套产品不赚钱。
10月27日,新青龙国际建材城开业当天,虽然依林鸟展厅还没有完全装好,产品还没有完全展示,但是,它的展示产品得到了不少二三级城市经销商的认同,纷纷要求开依林鸟的专卖店。目前已经有几个地方经销商在筹备合作开业的过程中。
建厂做品牌,从“苦力”中走出。这是宋广会最朴实的想法,也是他唯一的想法。古语云:制心一处,无事不成。相信宋广会按照这一想法去落实、去坚持,打造好自己的“依林鸟”品牌,不仅让他自己能够从“苦力”中走出,也将带动更多跟随他的经销商从“苦力”中走出。
编后:
众所周知,同质化时代已经来临。
在同质化时代,同类产品由于产品品质、相关服务相同或相近,竞争立即进入白热化状态,市场也很快进入“完全竞争”状态。
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产品使用价值的边际效用的不断递减,必然导致经营者的劳动越来越不值钱。这时需要提升产品的情感价值才能提高产品效用,才能实现赚钱目的。
营销学家把提升产品情感价值叫做提升品牌形象,而这个过程就叫营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品牌打造是企业赚钱的唯一途径。
没有品牌效应,只能“做苦力”。要从“苦力”中走出,唯一的途径就是打造品牌。
不管是形势所迫,还是主动觉醒,宋广会已经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一步。这值得我们很多还处在“苦力”状态的老板们深思,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