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简单原理原则,换一个说法,就是哲学。但这不是晦涩难懂的桌上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
如果问为什么必须确立这样的哲学,那是因为当人在各种各样的境遇中感到迷失、苦恼、痛苦、为难的时候,这样的原理原则可以作为选择哪条道路、采取何种行动的判断标准。
稻盛先生所说的做人处世哲学就是公司经营之学,不仅在他自己身上实践着,同样在别的经营大师身上实践着。
沃尔玛的总裁斯科特说:“只要能照顾好我们的顾客,我们的发展将是无限的。”
“经营之圣”松下幸之助说:“要得到顾客的信用和夸赞:‘只要是这家卖的就是最好的。’商店正如每人独特的脸孔,人们因为信任那张脸,喜爱那张脸,才会亲近光临。”
这些最最简单不过的道理,被运用在公司的经营上,换来了巨大的成功。伟大的事业背后,却是质朴的原则,而且是人们生活需要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人生的哲学,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个道理又跟宇宙的气息是暗合的。它看上去很简单,却可以决定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并且在关键的时刻,这样的哲学会发生作用。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一定的原则而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行为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那么,我们经营事业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呢?
稻盛先生认为:这个原则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对社会或人类是否有益。给消费者提供优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也应该是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
在松下的经营词条中,也有一条:“如果我们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地运转。”他首先想到的是是否对社会有益,而不是自己的公司有多大的优势。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服务不可或缺,才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
稻盛和夫也是一样,他深切地体会到企业对社会的使命,才能有充沛的信心做自己的生意,告诫自己千万不可以把赚钱作为自己做的生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