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重视书本,更应重视实践。
这也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晓”与“办得到”不是一定相等的。它告诫人们仅仅知晓是不够的,必须是有把握能够办得到的。
世间万事,只有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发观其中的奥秘;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也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推向前进。
一个创新的集体,必定个个都是实践家。一个缺乏创新的集体,必定是纸上谈兵、滔滔不绝的多,真正去通过实践、探索真理的人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创造奇迹的过程。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十七八岁时在埃达尔担任小学教员。他听说当地有一位约翰·戈夫先生学识渊博,就冒昧地前去拜访。
道尔顿紧紧地握住了戈夫的手,但他却被眼前的情景弄糊涂了。原来这位人人称道的实验家竟是个瞎子。
盲人自己站起来,走向一张大桌子。桌子上的试管仪器五花八门,但都放得井井有条。他毫不费力地取到所要的用具,把容器注满,没有洒出一滴药液,也没有碰倒和打碎一根玻璃试管,就像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在做杰出的表演。在一系列熟练和准确的动作中,表现了知识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这使得早就打算做实验的道尔顿受到了很大的教益。
就这样,道尔顿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从此终生不离实验室。1844年的一个晚上,78岁高龄的道尔顿,步履艰难地走进于他的实验室,时间是九点差一刻。57年来,他每晚都是这个时候记下当天的气象数据。他用那微微颤抖的手拿起笔来,记下了晴雨表的读数和气温,并在最后一格里记下“微雨”。他满意地搁笔起身,忽然发现还没有签上日期,便又坐下去……几个小时后,曙光照进道尔顿的实验室,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已经安息了。
在信息社会,偏重知识的时代,多数人认为“如果知晓就能办到”。这种观念其实大错特错。“知晓”与“办得到”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能够填补这道鸿沟的就是现场的经验。
知识只能记录一些原理和基于个人经验的一种讲述,知识不会直接融入作者之外的人的血液。必须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把知识变成血液的一部分。只是拥有知识的人,绝不会成为“出众”的人或者“优秀”的人。我们今天所说的“知道分子”就是送给这些人的雅号。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杰出作家,他笔下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学形象“罗亭”。
罗亭身上集中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入。
但是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因此,罗亭曾被列宁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罗亭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最突出的便是缺少身体力行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