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人们应该成熟而且严肃的时候,想一想那张蓬乱的白头发下孩子一样纯真的面孔吧,他就是爱因斯坦。
也许你认为哲学家可以像孩子一样,而做实事的企业家就应该严肃,那就看看松下怎么说吧。
松下认为,对人而言,既要培养率直的心胸,又要磨砺自己的心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为人之道的真谛。人的心性要锻炼得柔韧,才能与大自然圆融调和,才能恢复人类应有的幸福。
稻盛先生也认为:如果感恩之心是幸福的诱因,那么率真的态度也许是进步之母。即使是刺耳的话也以谦虚的态度聆听,当改之事就在今日立即改正,不拖到明日。这种率真的心态能提高我们的能力,改善我们的心智。
所谓率真,不是让往右就往右,一味顺从。所谓率真之心,是指勇于承认自身不足,并不遗余力而为的谦虚态度是善听他人意见的双耳、审视自我的真挚双眼,并把它们常备于心。
柔能克刚,这种率直之心,就是所谓的“柔”。“刚”看起来很强,但这是人的智慧所凝聚的,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刚”是要被“柔”所制服的,所以有一种俗语说:“水是随着方圆之器的。”这也是说人的率直之心,就像水一样,是可以融通的,随着不同的状况调整,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有率直心是最大的力量,它真正能掌握住真理,并产生出繁荣、和平与幸福。
但是长久以来,大家接受了抹杀率直之心的教育,人的知性消灭后,要再恢复原本的纯真,就需要花费同等的精力。例如,要达到初段的围棋水平,非下一万盘棋不可;若要达到率直之心的初段,也像下围棋一样,要思考一万次以上才行。如此下尽苦功,将自己的心回复到纯真状态,才能在行为取舍之际,不致违反了大自然的天理。
率直之心,是了解真相使人的本质得以发挥的关键,也是人类一切“幸福、繁荣”的关键。
说起率真,我们也不能忘记每日的自省也是磨砺心智的实践,它也是率真的派生物。一个人无论希望自己做到多么谦虚,但总有人会“不懂装懂”“摆臭架子”。
率真,是真实心地的情绪流露,是本来自然的人性。人若不能流露出率真时,他的心已经蒙尘。
稻盛和夫在当初作为研究人员着手研究时,每当专心致志做完一个实验,得出意料中的结果时,他总是欢呼雀跃“太好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他的助手都冷眼旁观。
有一次,他一边高兴地跳起来,一边对助手说“你也高兴高兴呀”。助手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瞟他一眼,吐出一句话:“你是多么轻率的人。你总是为一点小小的成功就高兴得不得了。一个男人高兴得跳起来的事情,一生中可能有一二次就不错了。像你这样动不动就高兴,只会让人觉得轻率。”
听到这话的瞬间,稻盛和夫感觉浑身上下被泼了一瓢冷水。但是,他很快恢复神态,对助手说:“你说得很对,但是,我认为取得成果时,哪怕成果再小,还是单纯、率真地高兴为好。即使多少有些轻率,但是发自肺腑的高兴、感恩之心,是继续从事踏实研究和勤恳工作的动力。”
自满、傲慢、怠慢、不周、过失,当我们发觉自己有这些错误言行时候,就找机会自我反省,加强自律。只有这样孜孜不倦地每日反省自己,人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和完善。
下面这个故事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这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会众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
会众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就在这时候,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们感动!”于是会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牧师接着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
真正来祈雨的群众却不带伞,因为他的人性中有“自满、骄傲、怠慢、不周和过失”!他们的心不真诚,他们的心因为自浦和骄傲的外壳,而变得迟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