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如果知道我们从未制订过长期的经营计划,也许有人会大吃一惊。当然,我们也知道长期经营理论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今天不过去,明日就不会来到。连明日如何尚不可知,如何能预测五年后、十年后的事情?
稻盛和夫自有自己的道理,所谓长期的经营计划,不就是他所谓的按照朴素的人生原则行事吗?那么,他还要制订什么长远的计划呢?
为什么重视今天就无须制订长期的计划呢?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和“长期计划”暗合呢?
因为所谓的长远,所谓的明天;不就是今天吗?没有今天,哪有明天呢?做好今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也就做好了。
今天的事情做不好,“明天”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所谓的计划,不就是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吗?
稻盛先生说:我认为努力过好今天很重要。无论树立怎样大的目标,如果不认真面对每日朴实的二作,不积累业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伟大的成果除了努力积累外别无他法。
不要急功近利,努力、认真过好每一天,明日自然就会来到;如此持之以恒,五年、十年过去时就会结出硕果——我们始终铭记这样的信念,把它作为人生的真理,体验到“充实地度过今天,就能看见美好的明天”。
伟大是从平凡中积累而来,平凡是从每日最简单的工作中开始的。工作的积累,要有一颗笃定的心,任外界干变万化都毫不动摇。
属于我们的时光并不多,我们一心尚且不够用,哪还有三心二意干这干那?很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看这也好,看那也好,唯独没有看到今天要完成的工作。
我们若能好好地完成今天的工作,相信也能完成此生的使命。
非洲干涸的沙漠中,一年才下一两次雨。一旦甘霖喜降,植物们迅速发芽。急忙开花,在一两周短暂的时间里育种,在下一次降雨前忍受严酷的热沙,为下一代传递生命。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在赋予它的时间里,在一个个有限的瞬间中,尽最大努力认真活着。通过努力过好“现在”,就能把小小的生命与明日连接起来。植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输于花草?所以,不要虚度每一天的光阴,必须认真地活着。这也许是让我们来到世上,让人生有价值的宇宙和我们人类之间的一项约定,也是使人生这台戏充实圆满的必要条件。
努力度过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小小变化也在无言中教导我们其重要性。比如,北极圈的冻土地带在短暂的夏天里,很多植物一齐发芽,尽可能多开花、多结果,聚集所有力量度过极其短暂的一生。通过这样,为漫长的严冬作好准备,把自己的生命传递给下一代,真正心无杂念过好“现在”。
当下就是全部,因为除了当下,我们一无所有。除了当下,一切也没有意义。所以,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的当下,努力度过此时此刻。因为人的心,很容易丧失警觉,丧失“正念”,跟着杂乱的思绪流浪。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地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们粗?”
学僧仍不高兴地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们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醒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