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改变现状,但往往信心不足,难于起步,信心不足是因为不明白症结所在,而现在的缺货,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
缺货还在继续。
有人说:“去年生意不好,经销商不怎么备货,我们就没怎么备货,厂家也没怎么备货。所以现在就在赶工。”
有人说:“现在工人要求高,又不好管理,很多厂家机器都没开全。谁知道今年初有效需求又增加了,生产力跟不上,一些厂家还在做2月份的单子。”
有人说:“我们现在太被动了。一到年末,资金回笼得看经销商脸色,收个账还让送礼物;后勤保障得看厂家心情,拖、压、做错料,各种无奈……”
其实,商家们内心深处,都想改变现状,谁都不想做得这么累。
改变现状,讲究的是话语权。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拳头最硬”的,就是在供应链上有着最不可或缺之价值的角色。
很遗憾,对于上下游来讲,我们的价值非常尴尬。
当我们扶持经销商到一定实力,他很可能跳过我们直接与厂家合作;
如果不能满足经销商“某些”需求,可能几个月都在别家进货,对你不闻不问;
我们的服务也大多处于保姆、后勤的层次,同行可以轻易复制;
有的品牌拓展市场的方式甚至是在别人不想要的情况下,硬拉一车料给别人,“你先卖吧,卖不动我拉走”;
……
于是出现了“诡异”的现象——我们自身(是我们自身,而不是厂家,与你的产品、品牌无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比谁更能欠款铺货,比谁更能折损自己的利益。
换句话讲,我们的价值体现,就是在不断削弱自己的价值。自贱者,人必贱之。于是,何来话语权?
是时候真正建立起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了。
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一种“深度的精通”,我们凭借它才可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它不是一个组织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也不是指某种独有技术和工艺,而是一个组织集体学习能力的结果和体现,是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所以核心竞争力讲究的是从学习到产品化的能力,不幸的是我们的经营能力数年不见提高,学习能力更是不见体现。所以,要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解决学习问题。
解决学习问题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特点:首先,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性。
由此可见,我们首先要学的是市场调研的能力,摸透消费习性,以此对症下药地发展每个市场,在与下游经销商的合作中体现引导作用,从此“开口说话”,此为话语权的开端,想想每年上千个样窗盲目地发下去,只有极少数起到作用,那是多大的浪费;
其次,我们要学的是让终端客户了解、认同我们材料,并认同最终产品的能力,只有认同了我们的价值,消费才有理由,利润才有承载,从终端客户,到加工户,再到经销商,从下至上地证明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提升,并将所学产品化,在基于型材行业特色的基础上,从宏观到细节地推进,从技巧到模式地升级,从而让同行难以模仿复制,以此维持自己的价值地位。
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建立核心竞争力,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解决学习,而解决学习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白“需要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需要学”、“学什么”,对于看完此文的你,应该已经明白,至于富有型材行业特色的“怎么学”,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