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白江片区的这些大型建材市场应该如何定位? 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显然,青白江片区这些建材市场的顾客定位无法放在普通消费者身上。 普通消费者购买建材,早已被遍布于城内的市场所拦截。所以,如果一般靠零售求生存的经销商,想在青白江这些大型建材市场通过零售来生存、发展,那绝无可能。因为普通消费者来这里购物的可能性极低。 对于已经进入这些市场的一般经销商,我的建议是应该计划尽快寻找一个合适的品牌做总代理,把主阵地放在二、三、四级市场。 青白江片区的这些市场唯一、最佳的出路是做总部基地、批发基地。也只有做这样的基地,这些市场的体量才可能被消化。 如果是总部基地、批发基地,市场的主要顾客的定位就显而易见了,那就不是消费者,而是我们在《建材营销学》上所分析的“经营市场顾客”和“工程市场顾客”。这两类顾客,前者是指经销商和分销商,后者则指工程公司。 顾客定位确定后,市场的营销策略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从营销对象上讲,应该面向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和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装饰公司。主体还是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因为“工程市场顾客”也主要是依靠他们去开发,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是他们去开发; 从顾客价值的设计与打造上讲,也有了明确的思路,因为经销商、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装饰公司购买建材的目的,和普通消费者是大不相同的。经销商购买建材是用来转手销售的,其关注点是能否快速高效赚钱,而普通消费者购买建材是用来自己使用的,关注点是质量、实用功能、环保等指标。我们明白自己的顾客定位后,就可根据不同的顾客需要提供不同的价值。 这是市场的顾客定位,属于硬定位。硬定位明确后,就要制定有的放矢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将自己的硬定位信息向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广为告知,另一方面加强对自己的理念的反复解读与推广,让其牢牢占领经销商的心智。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和二三级市场经销商的关系,促进感情的升温,把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牢牢团结在市场周围。 由于经销商、房地产公司这些顾客是面向消费者的,而消费者的消费档次有区别,因此,建材市场还可以通过档次定位对入驻品牌作出筛选。 先觉醒的市场,可以重点打造品牌材料商的总部基地,吸引大品牌入驻。这也是一种定位细分。 问:青白江片区的这些大型建材市场出路何在? 答:当今时代已经显现、未来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的是,每个领域的发展都将呈现“马太效应”——在某个区域、某个领域,一个优秀的领头羊公司,会吸引更多的关注,集聚更多的资源,因此将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成为一支独大,赢家通吃的绝对霸主。 同理,在青白江这个地区集中的这些建材市场,可能通过一段时间走过“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如有强者出现,就会一家独大,余者退出。正如三国末期,晋灭三国一样。 一个在未来堪称优秀的建材市场,在目光远大、理念正确、价值观阳光的背景下,其具体运作应该体现如下特色: 1、通过建材市场自身理念的浸润,逐步影响、同化入驻商家,让每一经营户从“动物型”企业、“僵尸型”企业、“弱智型”企业升级、优化成正常的企业,从原始初级的逐利型企业改良成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这会使企业发展更快,更安全。 所谓“动物型企业”,就是一心为捞钱,唯利是图的企业;所谓“僵尸型企业”,就是没有自主性,随波逐流的企业;所谓“弱智型企业”,就是活到20岁,但智力(理念)仍然停留在5岁阶段的企业。我们很多企业都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2、建材市场站在一个统领全局的高度,把入驻商家当成自己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入驻商家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建设方面不断提升,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谋求更多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3、市场根据营销战略,引导和领导入驻商家开展营销活动(营销活动是品牌提升活动,而不是狭隘的销售活动),主动走向二三级市场,将优质经销商紧密地团结在周围;指导和协同入驻商家,建设并培育好自己的经销商网络,建设好自己的营销体系。 4、市场面对顾客(是指经销商和工程公司,而不是消费者)反复解读自己理念,让其深入人心,让自己的市场品牌内涵彰显无遗;同时,对市场工作人员反复贯彻,要求在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习惯。 当青白江片区的某个市场按照以上思路,真正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坚持不懈地运作一段时间后,效果必然明显显现,一定会得到顾客的高度认同,形成稳定的、忠诚的、不断扩大的顾客群,很快也会得到行业的认同,它也就一下子从青白江片区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而成为一支独大、赢家通吃的霸主了。 但要做到的话,眼光、胸怀、基础实力、执行度,一个都不能少。 就看谁有这个魄力了! 这是我对青白江片区市场的一些体会和建议。未来我将继续关注。
链接:就成都青白江片区建材市场未来命运专访马云(上)http://news.jc263.com/view_357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