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等多数城市楼盘成交量腰斩 房企展开肉搏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8/7/17
|
|
|
昨日,业内人士丁祖昱在“十三届亚洲房地产年会及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价继续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同时,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形势解读与未来趋势预判”论坛上,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华伟教授表示,预计2008年央行会保持政策连贯,继续收紧银根,但上海房地产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后堡垒。
对于后市的预测,丁祖昱认为,就房价而言,整体的市场价格肯定要调整,要寻找合理、合适的价格,很多楼盘的价格还是有点高,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就成交量而言,房地产市场是相当的不乐观。看来,房企间这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已在所难免。
成交量整体下降
有数据显示,1~6月,全国大多数城市楼盘成交量已经出现了“腰斩”。以上海为例,去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面积为174万平方米,而今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面积仅为8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0%。
今年6月份的成交数据同时显示,上海成交量约为100.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更是下滑62%;北京成交量约为134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2%;重庆成交量为69.48万平方米,同比下滑39%。
对于成交量下降的原因,丁祖昱认为因地而论,主要与可售供应量下降、价格过高、需求等方面因素有关系。就上海而言,可售供应量较少是上海成交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丁祖昱表示,自2005年以来,上海历年供应量不断减少。2006年月均供应量约为234万平方米,2007年月均供应量只有112万平方米。由此可见,2007年的供应量仅为2006年的一半。市场在消耗存量房源,今年月均供应量只有89万平方米。
资金链可能断裂
丁祖昱认为,从成交量来看,房地产市场是相当的不乐观。因为信贷紧缩导致房地产市场资金短缺,目前,开发商普遍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虽然,第二套房贷政策有所松动,但对投资性购房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仍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成交量的下降,更加强了部分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昨日,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在论坛上表示,近期,部分房企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
开发商资金链为什么紧张?金岩石认为,从上市公司的资产分类来看,公司资产可分为融资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对于上市房地产企业而言,在一年前,土地还是属于融资性资产,而如今,土地已经成为投资性资产。土地性质的变化,让上市公司的土地从赢利性资产变成了负资产。
对于潘石屹的“百日剧变”言论,丁祖昱认为,剧变一定会发生,但是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一年内肯定要发生剧变。而“剧变”主要是指中小企业肯定越来越少,大企业并购小企业肯定越来越多。
肉搏战时刻来临
丁祖昱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虽然冷清,但还没有坏到没人买房的程度。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已经到了肉搏战的时候。相对而言,购房者是有限的,谁的产品最能吸引购房者,那么这个开发商就能在这场购房者争夺战中取得胜利。他认为,当前,在同一区域板块中,还是有部分楼盘会受到购房者追捧,从而获得热销,比如高端房、中小户型以及区域内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项目。
丁祖昱同时表示,房地产行业中的大企业面临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困惑。首先,就产品而言,在楼市处于低迷期,品牌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要优于中小企业;其次,各品牌开发商已经拉开了抢占市场的序幕,各大品牌企业已经开始斥资购地、抢占市场。
华伟教授认为,预计2008年央行会保持政策连贯,继续收紧银根,但上海房产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后堡垒。商品房市场将会出现中心突出与外围慢步并存的格局;而二手房市场,则会出现价升量抑的态势以及重点区域的价格爆发。
对于后市的预测,丁祖昱认为,房地产要回暖的前提是股票市场不能再创新低了。但是,就房价而言,整体的市场价格肯定要调整,要寻找合理、合适的价格,很多楼盘的价格还是有点高,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华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争议,但他认为供需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而是预期有所变化。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