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远离营销误区 |  
                              | 来源:建材与装饰--建材商网                     
                  作者:桐根 |  
                              |  |  
                              |  |  
                              | 
                                  
                                    |   在和很多企业决策者谈论营销话题时,发现营销总是被人误解。
 
 可能是因为“营”和“销”两个字的字面误导,加上营销确实和经营与销售关联性很强,所以,很多人以为营销就是经营和销售的组合。
 
 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
 
 作为舶来词的“营销”被误解,全是英文翻译惹的祸(将marketing译成了字面上的manage与sale),把意思完全整偏了、弄狭隘了,导致人们南辕“东”辙,或者以偏概全。
 
 这里,我们无意对过去营销被误解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或者纠错,只想看看,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营销,以便于我们正确开展营销。
 
 无论是营销理论专家,还是实战营销大师,都不会否认:营销是因竞争而产生的。如果没有竞争,是不需要做营销的。在产品过剩时代,营销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竞争问题。
 
 从通俗而公平的角度讲(处于同一起跑线,不利用灰色资源或不采取灰色手段),一个定位清晰的产品或服务,在当前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四点上:1、工艺或技术水平;2、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3、渠道的推广能力;4、品牌的有效价值。
 
 表面上看,只要我们在上述几个竞争点上按照世界竞争学之父——迈克尔•波特的三大竞争策略来实施,所面临的竞争问题似乎就可迎刃而解,营销也就变得很容易,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
 
 首先,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第四个竞争点的支撑,前三点很容易同质化,也就是说,你不容易产生同别人的相对优势,即使产生了也很难保持优势。
 
 其次,第四个竞争点基本被企业界误解或者浅解,人们要么没有品牌意识,要么认为品牌就是知名度,甚至对知名度的认识也是糊涂的,不求有效性,不讲含金量。为数众多的人对企业宣传、广告认识之肤浅与幼稚令人难以理解。
 
 其三,现代企业运营,在认识上需要遵循这样的逻辑:要真正解决竞争问题,必须用营销;要用营销,必须要有科学的营销战略;而科学的营销战略只有在一个清晰合理的企业战略下才能构建。试问,除了赚钱是清晰目标,有多少企业具有清晰的企业战略(外界清晰辨别并认同)?
 
 上述现象(多是内因)导致本来就错综复杂的企业竞争环境(主要是外部)更加扑朔迷离,无从预测。所以,很多企业在面对竞争时,总有狗吃粽子无从下手的感觉。
 
 其实,只要回归到真正的营销思路上,用科学的营销战略来解决竞争问题,一切将显得条理分明,一切都能有序进行。因为营销是从源头(企业战略)出发,本着解决根本问题(建立一个可以实现持续销售的系统)而采取的一系列标本兼治的策略。营销自然是解决销售的长期特效“方剂”,问题是我们不能误入歧途,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浅尝辄止。
 
 企业要想用好营销这一经营法宝,最好找真正明白的专业人士指导。切记要——远离营销误区。
 
 
 |  |  |  |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