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时代 如何做营销? |
|
来源:建材与装饰-建材商网
作者:晓楠
|
|
|
在金融危机时代,无论推销什么,都需要信心、动力以及积极态度。“危机营销”原则可教你如何激发斗志,如何令他人乐于同你做生意。
后危机时代,企业如何更科学地开展营销工作?在过去浮华的背景下,企业利用一些招术也许能取得销售的良好增长,但这样的成功很难保持。同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洗牌将使多个行业的集中度更高,行业的变化对企业营销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危机时代,我们该如何营销呢?《建材与装饰》本期的部分内容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化被动为主动:用危机营销造势
商场风云变幻,企业和商家难免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外部危机,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和把握危机中的有利因素,发挥危机营销的关键作用,不仅能够事半功倍,化险为夷,或许还能够创造新的市场奇迹。危机营销,特指企业在面对危机、灾难时采取的一系列拨乱反正营销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危机营销具备如下特点:
1、危机事件与企业及产品有一定相关性;
2、危机并不直接导致品牌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完全可以不作为。)
3、危机可能是故意制造的;
4、企业是主动的,危机尽在把握,而不是被动处理,亡羊补牢;
5、营销目的不是避免危机或减少损失,而是获取更大的营销利益。
《孙子兵法》“势”篇有这样一句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说善于作战者,往往充分利用形势以及形势的变化。其实企业的经营也一样,尤其是企业危机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势”,一种与正常状态不一样的“势”的改变和出现。所以,如何发现“势”的转变,把握“势”态的发展,运用“势”的契机,和借“势”造“势”,从而为我所用,是成功地进行危机营销,度过危机的关键所在。
蓄势待发:蓄势待发就是企业要在平时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同时培养和增强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并提高识别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可以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而不至于惊慌失措。这样随时处于一种“应急”状态,从而可以蓄势待发。此“势”乃破竹之势,但尚需利器在握,那么该利器就是企业应付危机的心态、意识和既定程序。大多数的国外企业都具备这方面的经验和程序,在危机出现时,按程序处理即可。然而中国的企业往往做得不够完美,尚需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在一些企业的危机事件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并没有蓄势,也没有预防措施和程序。当危机发生后,其产品遭到封杀、销售受到重创时,不知如何应对,只是叫苦连天,抱怨不断。如果企业平时蓄势待发、做好应急准备的话,就可以马上做出反应,一方面对事件的真相进行调查、核实,另一方面启动应急预案,整装待发,不至于造成被动的局面。
用势:用“势”在于发现“势”。企业需要敏锐的眼光,良好的素质发现“势”。而这种“势”有时虽然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灾难,其实不然。比如有些危机事件通过短期的调查,真相大白后,那么这就是危机“势”的转变和关键。我们要把握该“势”从而借机行事。这也就是我们的借“势”。如果不善于发现和把握“势”,往往也不会借“势”。利用媒体的报道态度的转变顺势而上,举办新闻发布会,对以前不正确的报道进行纠正,从而对事实的真相进行公正、客观地宣传。
同时这也是反“势”的运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对于一般的企业往往做到事件的水落石出,就认为可以万事大吉了。然而如果我们仍然反弹琵琶,却能与众不同,一路高歌。这也正是反“势”的妙处,同时也实现了借“势”的目的。
造势: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其销售、产品和品牌受到的不良影响和损害往往也不会暂时完全恢复。那我们就要造势,时势造英雄,英雄更应造时势。那么这些企业可以邀请有关部门和新闻记者参观其企业的生产流程,各个环节以及整个链条的管理,并通过媒体公之于众,增加企业内部的透明,让广大消费者看了之后可以放心地购买和使用其产品,从而驱散危机事件的不良阴影。同时邀请一些权威部门进行产品检验与质量鉴定,向社会郑重承诺其产品的质量。
如果说上面的营销更注重于事件营销和关系营销,或者说就事论事,就产品论产品的话,仅仅只是考虑了短期的利益,应付了眼前的危机,同时对企业长远形象、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的提升也并没有多大作用。所以我们仍要乘胜追击,从而达到“九土之城,起于垒土”的巩“势”。让企业形象和品牌美誉更上一个台阶。这就要求把事件营销、关系营销上升到社会营销,而非只停留于造势的阶段。所以可以积极地关注整个危机事件的进展,并向事件的受害者及其他相关者进行慰问和安抚。同时也可以在产品方面作些改进,重新进行广告和推广定位以及策略制定。其次可以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网络,并随时了解其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产品,从而建立并维持了与顾客之间长远密切的互动关系,保证其忠诚的维系。当然,还可以建立和拓展销售渠道和网络,为广大的新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产品,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市场,为企业的拓展做好了铺垫。当然,以上这些可以逐步地进行和推进,然而每一步却是在前“势”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从而对品牌的积累、沉淀起到不可忽视的效果和作用。
媒体宣传作为主线,串起了整个用“势”的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势推向高潮,从而也把企业形象、品牌美誉深深的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而此时企业已彻底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一系列不同“势”的运用和推进也对企业品牌和企业进行了正面的强化和有力塑造,很好地达到了社会营销的效果和目的,企业也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