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营销警示:到底在竞争什么 |
|
来源:建材与装饰-建材商网
作者:吴艳霞
|
|
|
营销本来是为了解决竞争,可竞争时我们竟忘了营销。
这是个竞争无处不在的时代。 言及市场,人们必提竞争;提及竞争,人们必谓激烈。 市场竞争的确惨烈,企业稍不注意就会惨遭淘汰。即使幸存,其生存也殊为不易,有很多的无奈与被迫。比如,眼下不少建材厂家被迫“裸价”,成为经销商的“加工厂”;经销商被迫不停地搞“促销”,成为顾客市场随意宰割的“羔羊”;顾客则被迫在多种选择中承受痛苦,面对众多同质化的商品、同质化的服务、同质化的折扣,选择真的很痛苦! 直面竞争,总结竞争,分析竞争,人们在迈克尔·波特的三大竞争策略与市井摊贩的游说伎俩中寻找雅与俗的嫁接点;在菲利普·科特勒的科学营销战略与旧的经营手法之间寻找现代与传统的共鸣点…… 人们都在苦苦寻觅,希望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然而,越往前寻觅越觉迷惑:前方似乎没有了路! 是的,路不见了,前面没有了现成可行的路。 其实这不足为奇,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地球的扁平化和村落化时代已经来临。过去,我们可以走别人踩出来的路——我们的战略可以借鉴,战术可以复制;管理可以抄袭,营销可以模仿,但到今天,当科技应用在世界各地几乎同步时,当此前从没有人经历过的市场时代来临时,我们和别人都站到了同一起跑线——站到了市场竞争的最前沿,一下子失去了可以学习的榜样,没有了值得借鉴的对象。 长时间用别人的脑子,忽然遇到别人的脑子和自己的脑子一样处于空白时,我们没有脑子可用了。 于是,市场仿佛回到了冷兵器时代之前的打斗状态——最原始的、山野村夫惯用的手抓齿咬的斗殴方式成为了当今最流行的竞争策略,一群竭力寻找差异化的人,最终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初级朴素的“格斗”方式——和别人一起打价格战。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这种抓脸扯发、拳脚相迎的斗殴方式倒不失为应予大力提倡的斗争策略,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杀伤力有限,造成的伤害不大,而且还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符合时代流行的环保精神,不会像导弹原子弹那样摧毁一切、污染环境。 可是,在经济领域,在市场竞争中,这种朴素低级的价格战手段却不会这么“环保”了,因为它对经济秩序和市场环境的破坏,比原子弹还要恐怖可怕,它可以成片地杀死一些图谋长远发展的好企业(人们不是常常叫嚣要“把谁谁谁扼死在襁褓中”吗),它可以断送某一类材料的未来生命,尤其是在建材这种消费者都是外行消费的行业。即使一些企业挺过来成为幸存者,也会变成畸形儿,并将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竞争力,说不定哪天就忽然倒下……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叩问一句:人们到底在竞争什么? 标准答案应该是:竞争谁的价格最低(不是都在说“如果不是全市最低价罚款十倍”的吗)。 又问:为什么要这样? 答案应该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啊。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为标准的答案。有些答案如“阻止新进入者”、“淘汰对手”等托词,都是在扯蛋,因为你用的是人肉炸弹,搞的是自杀似袭击啊,代价是淘汰别人前先把自己“洗白”了。 悲哀!市场营销走到今天,人们口口声声都说要重视营销,打造形象,提升品牌,结果,实际行动却几乎都是反其道而用,在损伤眼前利益的同时,还伤害了品牌形象。 戏里唱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但愿现实不会这样唱和:“眼看他低价促销,眼看他热热闹闹,眼看他公司倒掉。”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