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法宝 盛友门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及启示 |
|
来源:搜狐
作者:-
|
|
|
始于08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破产倒闭,大部分中小企业被迫减产、裁员甚至歇业停产,艰难“猫冬”。但坐落在金州城区二十里铺的大连盛友门业有限公司,一家以生产木门为主的民营中小企业,却能够逆势搏击,经过半年多的调整、改革、创新,逐步由订单锐减到产品供不应求,在萧杀的经济“严冬”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通过近期“机关干部走进千家重点企业”主题实践活动的研究分析,我们感到这家企业应对危机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遇到的困难
大连盛友门业有限公司虽然在国内知名度并不高,但在木门生产业界却大有影响。公司专业生产高档复合实木门,拥有近1600多名员工,年可生产各种木门80余万套,9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由于产品质量过硬、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生意风声水起,订单、利润年年见涨,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上缴税金620万元,出口总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正在向国内行业“老大”冲刺。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这家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外市场持续萎缩,外销订单大幅下滑,国外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越来越多,出口业务变得十分艰难。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前所未有地严重下滑,比2007年减少了30%。今年初,市场形势进一步恶化,订单逐月减少,产量逐月下降。由于开工不足,企业又不愿意辞退工人给社会增加负担,并且去年以来木材价格又有增无减,致使企业利润大幅下降,职工工资水平降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创新举措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是被动等待、龟缩保暖,还是主动调整、探索新路?年轻的盛友门业掌门人选择了后者。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与思考,盛友门业毅然决定转变思路与打法,以创新应对危机,在创新中求生存、图发展。
第一,创新市场格局,由主要依靠出口向出口和内销并重转变。在传统欧美市场大幅萎缩的情况下,盛友门业及时将眼光由国外转向国内。在努力巩固国外市场的同时,大举开拓国内市场这个新领域。今年以来,他们在大连等20余个国内城市开设了产品专卖店,运营状况良好,销售额超过预期,年底前销售网络将覆盖至全国。目前,所有店面的销售都在增长,预计今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去年的三倍以上,在企业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将达到30%。同时,该企业继续巩固传统国际市场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和营销策划力度,增加销售量。去年以来,盛友门业的国外订单只比前年同期下降5-10%。总体计算,企业2009年国内外总销售额可达1.6亿元,比2008年增加10%以上。
第二,创新营销策略,由单纯的产品加工型企业向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服务商转变。过去,盛友门业产品市场好,利润高,他们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加工,成品直接销售给国外代理商。这样虽然很大一部分利润被代理商拿出了,但企业自身仍然拿大头,并且省去了很多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麻烦。但现在,企业不仅管生产,而且管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强化产品销售网络建设,通过在各地建立专卖店等方式,拿到销售环节的利润;同时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在国外原材料产地建立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厂,降低采购成本。这实际上已经由原来只控制产品利润链条上的中间点,变为基本控制利润链的全程,已经从加工企业转变为综合服务企业。
第三,创新产品质量,由主要采取标准批量设计生产向多门类柔性设计生产转变。盛友门业一直是以质量、信誉取胜,原来主要为大客户提供几类标准化的产品,对非标准需求,因研发、加工成本高基本不生产。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他们决定进一步加大研发力量,既生产标准件,也生产非标准件,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要求。今年企业新增了10余位高水平的研发人员,着重加强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对外宣传工作,不断优化设计理念,丰富设计风格,扩大产品品种,具备了根据市场变化研发出各类产品的柔性设计能力。仅此一项每月增加投入20余万元,是原来的5倍以上。目前,企业每周设计10款新产品,推向市场2款,其余作为储备,每月推出10款新产品。今年以来共开发出40余款高档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第四,创新人才队伍和管理水平,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一方面,盛友门业着力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开拓能力强、有国际眼光和现代管理理念的研发、管理和营销人才队伍,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除新聘用一批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外,还招聘了30余名有六年以上工作经验、在知名大公司从事过营销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专门进行营销管理、策划工作,并增加一线销售人员300余人,力图迅速占领并扩张国内市场。同时,在美国、欧洲招聘外籍员工10多人,为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该企业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创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为缓解当前国内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线产能不足的状况,企业改进生产流程和设备,实现了从一条生产线分步作业到多条生产线同步作业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现代化国际大企业的未准加强企业管理,确保采购、研发、生产、质检、销售等环节衔接紧密,环环相扣,确保国内业务与国内业务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三、几点启示
金融危机虽然来势汹汹,但危机之中亦有机遇。能否化危为机的关键是企业的思路和胆略。盛友门业之所以能面对危机逆势上扬,在民营外向型中小企业中有不俗的表现,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思路并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金融危机影响仍然较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很多外向型企业仍然无所适从的情况下,盛友门业的开拓创新之路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借鉴和启示。
第一,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思路、大胆开拓,是化危为机的前提。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国际金融危机、国外市场萎缩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新情况、最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老办法不好用,不作为将更被动。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很多企业也想到了转向国内市场、开发新产品、占领产业高端等办法,有的因了解不透不会做,有的心存侥幸宁愿被动等待国际市场好转而不愿做,有的则担心存在风险而不敢做,所以一些企业至今仍然处于进退两难、半死不活的状态。而盛友门业则是想到了、想透了、大胆实施了,不仅应对了危机,而且抢占到危机之后大发展的先机。因此,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敢于并善于坚持以思路创新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是企业战胜任何风险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第二,眼睛由外而内,努力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是化危为机的关键。及时将眼光转向国内,在内销市场中重新杀出一条血路来,是盛友门业应对危机最成功之处,也是化危为机的关键环节。他们洞察到经营多年的国际市场疲态尽显,而且短期内难以恢复,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开阔的眼界,敏锐审视并准确捕捉新的商机,大胆转向从前很少涉猎的国内市场,从而由步履维艰到柳暗花明,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企业重新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心,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可见,开拓国内市场是应对危机行之有效的手段,关键是要像盛友门业那样找准产业切入点和市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去推进。
第三,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化危为机的根本。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越是市场低迷,越要注重提高质量,越要注重新产品开发。这是盛友门业的经营理念,也是他们能够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所在。靠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才能保住大部分国外订单;也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才能成功打开国内市场。企业要抵御金融危机及其他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必须始终注重加强和创新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开发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来占领、巩固市场。
第四,拉长产业链条,占领产业分工高端,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手段。在整个产业链体系中,加工是利润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而研发和营销占据利润分配的高点。盛友门业面对危机毅然拉长产业链,抢占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这“两头”,非常有战略眼光。有条件的企业也应该格外注重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由纯粹的生产型企业向集采购、生产、销售于一身的综合型企业转变,尤其应注意解决重生产轻研发、重采购轻营销的现象,不断提高研发和营销水平,占据产业分工的高端。
当然,盛友门业所有这些创新举措并非匪夷所思的“绝招”,而是经营之常道。但其因时应势所作的大胆创新及初见端倪的成效,既显示了其掌门人的商战功底,也再一次诠释了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的名言:“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创新是企业战胜风险、保持生命之树长青的法宝。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